- 电话:0516-83561496
- 传真:0516-83661476
胸腔积液在临床比较常见。一般X线检查就可以诊断,但若伴有胸膜肥厚或已包裹时,则定性及穿刺定位常有困难,而超声探查方便准确。
国内有关报告及我院多年超声检查实践证明,超声探查胸腔积液的准确率达90%以上,在超声定位指引下穿刺抽液的成功率达95%左右。
超声定位而穿刺失败的原因可能是:(1)探查部位、体位与穿刺时不一致,(2)穿刺离探查时间过长,(3)液体太少,液平段宽度在1.5厘米以下。胸腔积液原因极多,超声不能确定病理性质〈渗出液、漏出液、血性、肤性〉。要确定病原,必须参照病史、体检、化验、穿刺、X钱检查、病理等进行分析,不可主观膳断.
-、探查方法
(一)探查条件
灵敏度与探查肝脏时相同。先用普通灵敏度,然后再开大"增益",以便观察液平段.
(二)检查方法
病人端坐,双臂向前交叉平放,病重者可半卧。探头与胸壁垂直,沿肋间由内侧向外侧,从上到下滑行,左右侧对比.
二、诊断方法
(一)正常胸膜波型
胸膜分壁层、脏层两层,分别附于胸壁与肺组织上。正常时两层紧密相接,胸膜腔间隙极小,不易为超声探测。 阴壁声阻与肺声阻相差3000多倍,超声通过此界面即发生强烈反射。始波之后即出现肺波,呈多次反射,波型细而均匀,容易跃出,第一个肺波反射饱和,以后逐渐衰减而消失,成为一个衰减曲线。始波与第一个肺波反射之间距离相当于胸壁厚度。
(二)单纯性胸膛积液波型
胸腔的液体将两层胸膜分开,肺组织与胸壁之间距离增宽,超声探查时肺反射右移,胸壁与肺反射之间出现液平段。
特点是:
1.液平段的进、出波均为饱和波,基底光滑,不附杂波。
2.始波离液平段起点多在2厘米以内。
3.肺波右移。
(三)单纯性胸膜肥厚波型
胸膜肥厚为炎性渗出物与肉芽组织构成,甚至成纤维化与玻璃样变,质地不很均匀,加之粘连索条,可形成较多声阻不同的界面。故超声探查,普通灵敏度时,可出现平段或偶见小波。开大"增益"后,则有极密的中高波上升,活动滞缓,其间无液平段。
(四)胸膛积液伴胸膜肥厚波型
多为慢性胸膜炎,胸膜增厚而积液尚未完全吸收,胸膜壁、脏层均已增厚。超声可见下边特点
1.普通灵敏度时,胸壁与肺反射间为平段。但胸壁反射之后及肺反射之前各有高低不等、固定出现的滞缓波。
2.开大"增益"后,胸壁反射与液平段、肺反射与液平段之间,波型上升,呈极密中高波。
3.上述胸膜肥厚波型的液平段起、至点界限不清,基底常有杂波。
4.始波与液平段起点距离超过2厘米,可达4厘米。
(五)包裹性胸膛积液波型
包裹性胸膜炎可局限于侧胸壁,也可包裹于前、后胸壁甚或纵踊处,常易与肺内实质性病灶混淆。超声探查可探出液平段,指示穿刺。可抽液检查,以资鉴别诊断。
(六)肺底积液波型
肺底积液诊断较难,尤其右侧与肝相近,仅隔着隔肌,故与踊下肤肿、肝右叶顶部积液疾患(服肿、包囊虫、肝癌液化)常易混滑。下述特点有助鉴别诊断:
1.肺底积液的液平段出现在隔肌以上。
2.液平段宽度随体位改变。平卧后液体向后肋隔角及侧胸膜移动,而液平段宽度缩小。
